华东师大核磁共振学科从初创时期的“一无所有”,发展至今天的全国同类学科研究的排头兵,研制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等一系列科研成果,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、产学研相结合,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。
最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 核磁共振技术在物理、化学、材料科学、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。利用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能够反映出物质结构的差异,而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。与其他医用影像技术相比,磁共振成像不仅具有很好的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,可以任意方向断层,而且无辐射、无损伤、也不需要注射具有放射性的试剂,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。
1958,在国内核磁共振学科创始人之一、原华东师大副校长邬学文教授的建议下,华东师大就已成立了核磁共振实验室。邬学文、黄永仁、王源身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在没有任何可鉴经验的情况下,先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“超再生核四极共振波谱仪”、第一台“自旋回波波谱仪”以及宽谱线、高分辨率等多种核磁共振仪器。前两项在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展出并获奖,高分辨率波谱仪在1965年全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上获奖。宽线核磁共振波谱仪,解决了许多高校实验室的设备问题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实验室将信息技术和核磁共振科学相结合,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研制开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成像仪。在开展核磁共振学科研究的同时,积极和其他学科结合,向其他领域渗透,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,研究有机高分子、生物大分子、军工爆破材料、电子材料及医疗成像等等。为此,在1984年9月,华东师大引进了研究高分子结构的专家王源身教授,在实验室里形成了以核磁共振技术探索物质结构的良好氛围。这些研究又反过来促进核磁共振技术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提高。
在攀登科技高峰中,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、高素质的中青年科技专家,他们中有搞物质结构的,有搞物理模型的,有搞实验方法的,有搞产品结构的,有搞计算机软件的,有搞临床试验的…..,他们理论和应用相结合,软件和硬件相结合,目标一致,各显神通,这些专才如今奋斗在各条战线上。现已退休的邬学文教授很少再顾问有关事情,他说,我对这样一支队伍很放心。
2000年,教育部评估组来实验室检查,一位北京大学教授对台式核磁共振仪很感兴趣,问:“能否在此基础上生产核磁共振成像仪?”就这样,第一台教学实验用MRI诞生了。
这台仪器经过孵化,造就了纽迈公司的第一代优质产品,NMI20-Analyst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。
其他资料: